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场。记者夏正锋摄
16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内人头攒动,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在此展出。
活动现场,一件名叫“省时省力大肚地撮”展品前围满了人群。这件展品由一个手提三角架和一个可折叠的布袋子组成,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二等奖,发明人是通城县北门小学的学生蔡怡。“蔡怡觉得保洁工人每次扫满了一地撮垃圾就要送到垃圾桶,来回往返要走很多冤枉路,很辛苦,于是有了灵感。”蔡怡的指导老师刘小芳说,这项发明可为保洁工人提高工作效率,能广泛运用于环卫、大型厂矿、学校等场所。“省时省力大肚地撮”只是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其中一项成果。
昨日,市科协主席秦爱民告诉记者,近两年,全市青少年获得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74项,市级奖241项,各类奖项总数名列全省市州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政府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秦爱民说,2013年,市政府出台了《咸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每年拨付20万元资金,奖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者、科技教育辅导员和青少年,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市科协以各类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科学调查体验、太空种子种植、高校科学营、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会、流动科技馆等各类活动,调动部门、学校、学生、社会科技创新的热情,为培养科技英才、促进创新创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推出各项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省机器人竞赛、开展市级科普示范学校评选等,多层次、多环节让我市青少年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使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