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围绕宜都天然富锌茶、宜都宜红茶两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做文章,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品牌创建,通过茶叶高效示范园建设和标准茶园创建活动,不断挖掘传统红茶品牌资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基地管理质量明显提升,机械化水平得到普及,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茶农收入显著增加。
宜都连续5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市),面积在全省排名第13位,产量在全省排名第8位,连续4年是中央现代农业茶叶项目重点实施县(市)。随着初、精、深加工链条日益完善,宜都正逐步形成鄂西南夏秋茶生产的聚散地。
建设标准茶园,夯实发展底盘
茶叶是宜都市农业的传统产业,具有1200多年历史。全市茶叶产区有8万亩的富锌土壤带,茶叶中的含锌量高于其它茶的一倍左右,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宜都市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从建设高水平“三品”标准化茶园入手,有效提升了茶叶综合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带动了全市茶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效茶园样板点5片,总面积达到4万亩。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围绕“品种、品质、品牌”在园区打造改树、改土、改管,增施有机肥,合理剪、采、留、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样板。
茶园优势区域已经逐渐成型,全市10个乡镇、处有8个乡镇产茶。新发展茶园主要集中在王家畈、潘家湾、聂家河、松木坪、五眼泉5个乡镇。过万亩的乡镇达到5个,达到三万亩的乡镇共有2个,5个主产乡镇的茶叶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93%。其中面积在4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达到8个,2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达到19个,1000亩以上的专业村达到33个。通过标准茶园建设,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五机”全面普及,每年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在3000万株以上。
打造百里茶叶走廊,助推产业发展
在建设标准茶园的基础上,宜都市又因地制宜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百里高效茶叶走廊的目标。
宜都市百里高效茶叶走廊涉及两个乡镇12个村,以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潘家湾村为起点,经过沈家冲村、吕家坳村、栗树垴村,进入王家畈镇的全福河村、大沟村、绿竹溪村、毛湖淌村、白马溪村、龙潭河村、樟桂岭村,到古水坪村结束,总长度为65公里。另外,在吕家坳村、全福河村和古水坪村三处建有千亩高效标准茶叶示范园。
茶叶主产区潘家湾乡紧抓宜都市打造“宜都百里茶叶观光走廊”机遇,细致规划全乡茶叶产业发展,加大茶叶种植推广特别是无性系优良茶叶品种的推广力度,在全乡出台茶叶种植奖励政策,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茶农种植热情高涨。
目前,宜都全市有茶叶加工企业253家。其中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宜昌市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宜都市级19家,茶叶精深加工企业1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突破50家。各类加工机械设备1500多套,其中清洁化全自动高档红绿茶生产线2条,茶叶加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上一篇:五眼泉镇开展村后备干部选拔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