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在仙桃市敬老好儿女颁奖典礼现场,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次第走上舞台,文雅从容,站如花,行如莲,惊艳全场。你很难想象,这些风情万种的旗袍女子,都是来自各地的女企业家。参加仙桃工美楼的旗袍培训后,她们又多了一个身份:业余“模特”。而仙桃工美楼,这个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基地,更因此得名“免费女子夜校”。
1500年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
在仙桃文艺界,有这样一句话:来仙桃,一定要去沔街(仙桃原称沔阳)。到了沔街,如果不走进工美楼,绝对是最大的遗憾。仙桃工美楼是仙桃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地,沉淀了仙桃15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工美楼,在大厅处就能够看到美轮美奂的沙湖贝雕、麦秆画等雕刻品和艺术品。走进雕花剪纸室,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立即映入眼帘。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大幅剪纸作品,这些剪纸手工细腻,造型独特。仙桃雕花剪纸著名大师马又甫老师,正在工作室里进行剪纸创作。
马又甫17岁开始师从父亲学习剪纸,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事剪纸雕刻30余年,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剪纸展览上获奖,创作了数以万计的剪纸作品。马老师告诉记者,他会定期到工美楼进行雕花剪纸培训。“太精致了!”在工美楼的邓友谱工作室里,不少慕名而来的网友围着正在制作麦秆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麦秆画第五代传人邓友谱发出连连称赞。只见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鹰在他的手下逐渐成形。
据悉,麦秆画取材于小麦秆,被称为“中华一绝”,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工美楼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慕名而来的还有很多外国人。他们对雕花剪纸和麦秆画、沙湖贝雕特别感兴趣。“外国人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可思议。”
据了解,仙桃工美楼以沔街为依托,旨在为当地工艺美术大师提供展销平台,推广“沔”字号的文化产品。目前已整合了仙桃雕花剪纸、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沔阳善书、仙桃贝雕、邓氏麦秆画等近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费进行传统艺术培训
据了解,建于2014年的工美楼由仙桃市政协常委、民营企业家李翠红注资成立,为工艺美术大师提供工作室和展示平台,推广“沔”字号的文化产品。“来这里培训的大多是女学员,所有培训都是免费的。”李翠红介绍,培训包括书法、普通话培训、旗袍班、民族舞、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基本上每隔几天,工美楼里都会在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开课。
仙桃的刘女士曾是工美楼古筝班的学员,每次开课时,她就会自带古筝,来到工美楼,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弹奏古筝。刘女士告诉记者,古筝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她一直都很喜欢,但外面的培训老师收费不菲。“来这里学习,不仅不收费,而且指导的老师也是最专业的。”
工美楼为多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免费提供工作室,并且帮助艺术家售卖作品。而艺术家们,则定期到工美楼为游客和群众提供培训。
如今的沔街工美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才荟萃,展示的各种传统技艺作品精彩纷呈,不仅吸引着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购买,更吸引着许多群众前来学习传统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