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胃肠外科住院的李先生,将亲手创作的感谢诗送到该科杜寒松主任医师手上。59岁的李先生2年前得了怪病,吃什么东西几乎照原样拉出来,且吃完东西不到5分钟就要解大手,完全吸收不到什么营养,瘦成了纸片人。杜主任在一次大查房时刨根问底查出了李先生的病因,又多次病房唠嗑化解他对疾病的顾虑,最终成功手术。虽然李先生只有小学文化,但选择用写诗的形式表达对杜主任的感谢。看着这首感谢诗,杜寒松表示,“虽然文字质朴,但字字都包含着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我十分感动!”。
家住黄陂的李先生今年59岁,2016年因胃溃疡在当地医院进行了部分胃切除手术。术后几个月后,李先生出现了营养不良,虽然胃口很好,吃的也不少,但整个人越来越瘦,越来越没有精神。李先生去了多家医院求诊,接诊的医生在了解其病史后均诊断为胃手术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属于胃切除手术后正常的并发症,给予了打营养针治疗。每次,李先生在打完营养针后,整个人的状态就会慢慢变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又萎靡不正了。从那以后,他平均每半个月都要去打一次营养针,2年间整个人也瘦成了纸片人。
半个月前,李先生因严重营养不良住进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胃肠外科。该科杜寒松主任医师,每周都会带领科室医生和责任护士进行科室大查房,对每一位住院病人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跟病人进行细致的沟通。李先生住院的第二天上午,正好遇到了杜寒松查房。
看到躺在病床上打着营养针的李先生面容憔悴,骨瘦如柴,杜寒松心里很心疼,立刻询问了管床医生相关情况。在听完了管床医生的详细介绍后,杜寒松深思了一会儿后,觉得李先生的病情并不像是胃手术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那么简单。因为,李先生没半个月都要打营养针,平时吃的也不少,但2年的时间依然渐渐消瘦,目前身高175cm的他,体重却不到40公斤,这太反常了。接下来,杜寒松刨根问底的详细询问了李先生这两年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细节,李先生虽然胃口好,但这两年吃什么东西就拉出什东西,且吃完后不到5分钟就要去解大手。李先生记得有一次,吃了8个饺子,没过一会儿就要去解大手,解完后竟发现来出来的还可以看到部分饺子。杜寒松意识到,胃的正常排空需要2到3小时,李先生吃什么拉什么,且短时间就要解大手,说明吃的食物几乎没有被消化,以原样的性质从肛门排出,他判断很有可能是李先生之前的胃切除手术术后的胃小肠吻合时出现了胃结肠内瘘,造成消化吸收路径出现问题,食物没有经过小肠,而直接通过胃进入到了结肠。随后的胃镜检查并消化道造影检查,证实了杜寒松的判断。
在明确了诊断后,杜寒松为李先生安排了手术。原本,终于知道病因的李先生十分激动高兴,但一天后,管床护士发现他情绪突然变得不高,对即将到来的手术犹豫不决。得知李先生的情绪反复,杜寒松每天上午,中午和下午都抽出时间到病房里跟李先生唠嗑。通过交流,杜寒松得知李先生虽然希望通过手术,结束这两年靠打营养针维持生命的痛苦经历,但由于自己之前做过胃的手术,担心这次手术会不会出现危险,竟做了最坏的打算。李先生十分信任杜寒松和这里的医护人员,他提出,如果自己在手术中出现什么意外,就委托医护人员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出来做医学研究。杜寒松每次来都安慰李先生不要紧张,不要想太多,不但画图讲解手术过程给他吃定心丸,还和他唠家常,让他的情绪渐渐好了起来。三天前,杜寒松为李先生进行了手术,将形成胃结肠内瘘的部位进行结段性切除,并成功进行了胃小肠的吻合。
术后,李先生恢复情况良好,体重也在逐步增长。杜寒松还专门为李先生制作了术后营养摄入分阶段推荐表,方便指导他出院回家后的营养恢复。李先生想感谢杜寒松的救治,觉得写感谢信太普通,看到网上有患者写诗感谢医护人员,也想用这个时髦的方式。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李先生还是不断修改,花了一天时间写出了感谢诗。
昨日上午,李先生在病房里将亲手创作的感谢诗送到该科杜寒松主任医师手上,不停地表示感谢,“杜主任,要不是您刨根问底查病因,每天陪我唠嗑解心结,我就不会有今天,太感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