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王卓献血第100次纪念。
无偿献血16年、113次,献血量达110400毫升……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瘦小的身体,和静静流淌的温暖大爱。
王卓是中国工商银行十堰分行一名普通员工,虽然已经51岁,但她却有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削瘦的脸庞,一米五几的身材,不足50公斤的体重,初见王卓,记者实在无法把她那瘦弱单薄的身躯和献血“女状元”联系起来。可就是这位纤纤女子,却用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浓浓的爱为无数个陌生人托起了生命的希望,成为我市成分献血次数、献血量最多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献血超过百次的女性。
心怀感恩 坚持无偿献血16载
说起与无偿献血结缘,王卓说,那是因为一场生死攸关的意外。
1989年,产后意外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急需用血。危难之时,医院紧急调配血源为我输血,才让我重获新生。”王卓回忆道,术后醒来的那一刻,看到一袋鲜红的血液正流向自己的身体,当下心里就种下了一个愿望:“希望哪天自己也能献出血液报答那些默默帮助我的人。”
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出院后的王卓一直想找机会进行无偿献血,但当时国家《献血法》还没有颁布。1999年正月十四对王卓来说意义非凡。她和儿子一同走在回家路上时,在五堰地税局门口看到一辆献血车,王卓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走了进去,第一次献出了200毫升血液。从此,她与献血结下不解之缘。
献血本上密密麻麻的印章,见证了王卓在无偿献血道路上的点点滴滴。2004年,市中心血站开始推出机采成分血,王卓得知这一消息,迅速加入到了成分献血者的队伍。
王卓是我市目前为止献血最多的女性。从1999年到2015年,16年来,共无偿献血113次,其中机采次数为107次,全血次数为6次,献血血量达110400毫升。”十堰市中心血站机采科主任蔡俊丽告诉记者,一个成年人身上的血液大概只有4000毫升,她献的血相当于将自己的血液换了27次。
赤诚奉献 爱心成全了自己的孝心
临床用血是有严格标准的,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捐献的血液都是合格的。”蔡俊丽表示,血小板含有凝血因子,从捐献者体内抽出后必须在六小时内输送到患者体内才有效,所以在临床上十分紧缺。“一旦情况紧急,血小板紧缺,我们第一时间就会通知王卓,因为她每天坚持锻炼、均衡饮食,体内的血液纯度和浓度合格率高,她也总是克服各种困难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血小板。”
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和血站确定时间后,我都会在上午下班前提前向领导请半个小时假,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献血。”王卓告诉记者,那时候一个烧饼就是她的午餐,然后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赶到血站。“献完血,还要匆忙赶回单位接着上班,有时胳膊没有按好或按压时间不够,血就会染到衣服上,回家得立即用冷水清洗干净。”王卓坦言,最初献血可能是出于一时的感恩,但之后十余年的坚持,则是有感于生命的脆弱,每当想着病床上有许多生命等待着血液,自己就不由自主地想伸出手臂。
2012年5月,因为工作需要,王卓被调离十堰城区,下派到郧西县的工行工作。尽管远在县城,但王卓还是义无反顾地每半个月献一次血。一天,正当王卓请好假准确回市区中心血站献血时,郧西突然下起了大雨。因为搭不到出租车,王卓踩着水,走了半个小时,才登上去市区的大巴车。“既然答应了血站的工作人员,我肯定要来,何况还有病人等着用血呢。”王卓笑着说。
这一份爱心,不仅让她收获快乐,也在关键时刻帮助了自己的家人。2010年11月,王卓的母亲因病入院需要输血,由于当时血液紧张,王卓拿出了献血本。母亲不仅优先输了1500ml血液,出院后,还报销了全部的血液费用。老人深受感动,终于彻底理解了女儿多年坚持献血的良苦用心。“正是有许多像女儿这样的人,像我这样的病人才能及时获得救助。”老人感慨道。自此之后,王卓的家人都十分支持她的献血行为。
义务宣传 用行动感染更多的人
在王卓眼里,献血并不是什么大事,她很少和他人说起自己献血的事,领导和同事也不知道她“献血者”的特殊身份。直到2007年,王卓所在中国工商银行十堰分行收到血站寄来的一份感谢信,大家才知道她无偿献血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