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襄阳市工商部门发现,微商刘某在微信朋友圈片面夸大其所销售保健品的功效,这款保健品属于劣质商品。工商执法人员责令刘某,为消费者退款,并关闭微店。
据樊城区工商局一名负责人介绍,微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售后和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家的木耳、香菇长在深山,绿色无污染,11月订购额快突破1.5万元。”11月23日,宜城市刘猴镇陈湾村的胡云拿着手机激动地告诉笔者。24岁的胡云,是邻居眼中的“微商达人”。
今年年初,胡云参加了刘猴镇政府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并第一次接触网络营销。培训结束后,她通过微信销售当地的木耳、香菇,还在上海、广州等地招了5名代理商。
在幼儿园工作的陈静是一名兼职微商。“平时也就是动动手指头,发发信息,晒晒图片。”陈静说,“业余时间卖童装,让她过了一把创业瘾。”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市民对频繁发送广告信息的微信好友进行了屏蔽。“大家都忙着做生意,原本单纯的朋友圈,现在变了味儿。因为是朋友,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处理起来也很麻烦。”市民张宜静说,她花1500多元钱买了10盒国外的奶粉,却遇上了烦心事。打开包装一看,保质期只剩1个月。微店的店主是她在海外读书的同学,这份同学之情因这件事淡了不少。
笔者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很多市民开的微店属于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建立朋友圈的好友多采用网名,一旦出现纠纷,对方通常直接删除微信好友或更换账号以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