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开展地毯式排查,终于将二人锁定,同时获得其中那名男子华子的真实身份。6月1日上午,华子使用身份证订了一张到外地的火车票,专班民警迅速布控,上午9时50分许,在宜昌火车东站将正准备去外地作案的华子及其女友娟子抓获。
纠合未成年人砸车30余台
据嫌疑人交代,自2015年以来,华子及其女友娟子二人纠合5名未成年人,先后窜至重庆、成都、宜昌、荆州等地,专挑豪车,砸撬车窗盗窃车内物品,砸玻璃门盗窃路边门店,作案30余起,涉案金额20余万元。
6月2日,专班民警通过华子交代的线索,在城区一网吧将犯罪嫌疑人小志、小军抓获,这二人一个15岁,一个还只有14岁,虽然都是未成年人,但面对民警的抓捕和审讯,他们却不怕,对参与作案的犯罪事实一一道来。华子24岁,娟子23岁,他们带领的一群少年都只有十四五岁,年龄如此悬殊,他们怎么会纠合在一起?未成年人砸车窗的技术又是谁传授的?随着审讯的进一步深入,民警十分震惊。
24岁的华子是五峰人,23岁的娟子是河南人,娟子是一名未婚妈妈,因为遭遇过一次失败的感情,她很渴望有人真正呵护自己,通过网络,她认识了华子,两人很快确定恋爱关系,娟子从河南到宜昌投奔华子。
网上物色“问题少年”培训
这本来是一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戏码,可惜华子是名浪子,这对恋人都没有正当职业,为了生存,他们开始偷盗,缺什么偷什么,甚至连娟子的文胸都是偷的。
后来也是通过网络,他们物色了一批“问题少年”,他们认为未成年人违法不会追究刑事责任,而他们自己不直接参与盗窃可免于法律惩处。以15岁的小志为例,他是被收养的孩子,小志很叛逆,初中便辍学,而后结识了一群社会上的朋友,在网聊时认识了华子,华子提议小志跟着他弄钱,并且说明是砸车窗偷东西,想到可以弄钱又不会坐牢,华子满口答应。
为了让“问题少年”们精于砸车盗窃,华子对他们进行了培训,通过网上查询,再买来钢化玻璃试验,从石头、钳子等工具中最终选定作案工具,同时钻研出如何砸玻璃不发出太大声响又容易得手的方式,在他物色的“问题少年”中进行推广。
于是便上演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幕,每次偷盗后参与偷盗的孩子能分到几百元报酬,这些钱孩子们会用来上网包夜,孩子们长期在网吧吃住。目前,华子、娟子已被警方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查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