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市民骑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其中小白车日均使用率约10万人次。为让更多市民方便快捷地使用共享单车,工作人员人均日巡查近40公里,负责维护单车。图为工作人员正维修单车。
今年4月初,共享单车现身宜昌,这一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立刻被市民接受。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正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有这样一群人,每天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做着维护单车的工作。29岁的宜昌人王坤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5月19日,王坤成为hellobike(小白车)宜昌区工作人员。在宜昌城区,“小白车”目前投放近2.5万辆,分投到包括CBD、水悦城等5个片区,王坤是CBD片区主管,他和他的3位同事负责片区检护等工作。
6月16日早上,王坤从家里出发,骑着“小白车”开始巡查。手中的定位系统提示在一居民小区有一车辆有问题。上午9时30分,王坤到达现场,通过系统操作,在一偏僻处立刻传来“嘟嘟嘟”的提示音。他根据声音发现该车,核实受损情况后,随即通知同事将其回收维修。核实——检查——排除,是王坤和同事们最基本的工作流程。
在江边和平公园对面的一片空地上,停放着数百辆受损回收的“小白车”。50岁的李师傅和另外3名同事以及一些热心的志愿者做着整个宜昌“小白车”维修工作,每天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日均维修数在60辆左右。这些车辆维修检测后,才能重新投放到街头。
由于投放密度高、加之优惠多,目前宜昌“小白车”的日均使用率在10万人次。高使用率也伴随着一定的受损率。由于骑行者素质参差不齐,电池板、车锁、车座被恶意破坏现象屡见不鲜。王坤工作中遇到的“怪事”不少。他曾在一居民家中发现“私藏”的包括“小白车”在内的多辆共享单车;他还曾在江水中捞起单车,因为最后一位骑行者前一晚将车停在江滩,没想到当晚江水上涨;他还遇到有人将车锁破坏后,私自加装密码锁的用户……
王坤表示,共享单车作为公共出行工具,需要大家共同爱惜,使用后要有序停放,方便下一位使用者。王坤和他的同事每人每天巡查要走近40公里,风雨无阻。忙碌的同时,看着越来越多的市民骑着“小白车”环保出行,他说“这个工作很有意义,也收获了快乐”。
城区中医院旁的空地上停放着400多辆待修的故障小白车。共享单车已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便捷工具。王坤热心指导市民使用小白车的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