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湖北新闻网! 湖北游记 湖北风情
武汉新闻 洪湖新闻 麻城新闻 武穴新闻 广水新闻 利川新闻 安陆新闻 应城新闻 松兹新闻 当阳新闻 宜城新闻 枣阳新闻 枝江新闻 宜都新闻 嘉鱼新闻 大冶新闻 石首新闻 赤壁新闻 黄石新闻 十堰新闻 宜昌新闻 襄阳新闻 鄂州新闻 荆州新闻 孝感新闻 荆门新闻 黄冈新闻 咸宁新闻
当前位置: > 湖北新闻 > 仙桃新闻 > 仙桃市2.6万处水利设施确权百名管护员竞聘上岗

仙桃市2.6万处水利设施确权百名管护员竞聘上岗

发布时间:2016-09-21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昨日中午,沔城回族镇古柏门村的谭书德又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在中排渠巡查涵闸与水质。看到自己的身影与青翠的树木倒映在水面上,他哈哈一笑,重复了一句习惯用语:“今天一切正常,明天我再来。”

  谭书德是沔城回族镇水利管理站聘请的“水利管护员”,常年负责中排渠和护城河总共1800米长河段水利设施的管护与河道保洁,年收入5000多元。

  沔城水利管理站站长魏勇告诉记者,像谭书德这样的“水利管护员”全镇已聘请了31名。他们常年活跃在自己的标段,精心管护着河道、排水沟、U型渠、水闸、泵站、抽水站。全镇300多座剅闸、泵站、抽水机保持正常运转,20多条主河道清澈透明,水畅其流。

  沔城“水利管护员”的有效聘用,只是我市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的一个侧面。

  2014年底,我市被列为全国100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市之一。这几年,我市以各镇水管站为主体,对全市2.6万多处农田水利设施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并发放了权属证书。

  产权有归属,经营活力迸发。一批民营资本竞相涌入,将成捆的钞票砸进水里,以现金流赢得发展流。杨林尾镇由承包方投入15万元,疏挖沟渠8.29公里,修好的月堤、沟坡、道路均由其造林,合同期10年,树木成材后的收入可再次用于水利项目建设。张沟镇吸纳社会资本330万元改造坑塘,清洁水源,呈现水清水满水生态的良好局面。

  产权一经确立,项目补助方式也随之受力变型。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政策规定开始大面积实行。彭场镇马沟村绿化种苗专业合作社出资117万元疏挖沟渠、兴建节制闸和箱涵,工程验收合格后,市水务部门一次性给予补贴50万元。

  小农水有人建、无人管由来已久,群众颇有微词。从前年底开始,我市着力探索用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实行全方位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两年多来,我市投入财政资金320万元,在沔城和杨林尾等镇开展专项试点,聘请了100多名“水利管护员”,上上下下都说“好”。

(原标题:仙桃市2.6万处水利设施确权百名管护员竞聘上岗)

本站所刊载信息及文章,不代表我站观点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址:www.hbneww.com 湖北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文章,部分转载于网络,如果触犯了您的版权和利益,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我们查证后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邮箱:11534203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