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至15日,我市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全体学员赴山东省寿光市——中国蔬菜之乡学习,以开拓视野,打牢基础,练就本领,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
听——了解实际情况
这是去年底我市村“两委”换届后首次举办的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员全部来自6个县市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龙文说,此次培训内容全部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山东寿光市委党校、市农业局设计安排,以确保培训与基层实际需求相统一,符合市情和各地实际,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寿光学习期间,集中授课无疑是此次培训的一个亮点。学员们围绕寿光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潍坊市土地流转的实践和探索、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等,与寿光市文家街道先锋营村支部书记李万民现场进行“农产品流通方式”对话,聆听寿光市农民专家、华西客座教授刘成德专题讲述大棚桃今春栽明春卖且亩产万斤新技术……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种“自助餐”式课程培训,既符合村支书们的胃口,也符合我市村级发展要求,村支书学得快、学得来、学得深。
看——深入调查研究
在“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的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办三元朱村,学员们除深入了解新型大棚的建造、科学种植大棚蔬菜外,还观看了冬暖式大棚创始人、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率先在寿光试验种植大棚蔬菜的专题片。
1989年,三元朱村17名党员在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历艰辛、冒风险,克服种种困难,一举试验成功“冬暖式蔬菜大棚”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全体学员。
“北有寿光,南有嘉鱼。”嘉鱼县的村支书们无不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不少支书却不曾到过寿光。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嘉鱼县渡普镇烟墩村党支部书记鲁小桥说,三元朱村的蔬菜在种植、培育、生产、销售上,环环相套,尤其是在销售环节的经验,对嘉鱼前三年出现的蔬菜滞销问题很有启发。
在寿光市东埠村,“一边倒”树型栽培技术发明人刘成德详细介绍了村里的特色蔬菜发展情况,并把学员带到冬暖式大棚内,向学员详细介绍亩产万斤大棚桃“一边倒”的科学种植技术。
咸安区贺胜桥镇桃林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林看完后满脸好奇,他说,自己所在的村虽名桃林村,但却无半颗桃树。如果借助贺胜土鸡汤的名气在桃林村广栽桃林,发展采摘观光农业不失为一种选择。他准备请东埠村的专家到该村,由他自己拿出20亩地带头试种桃树。
村支书们纷纷表示,这种边看边学的培训模式,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且更新了观念。不少村书记还私下与寿光种植大户互换了联系方式,希望在返乡后继续加强技术探讨和合作。
说——理论结合实际
4月11日和12日连续两晚,在寿光市委党校举行的分班夜学讨论会上,学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寿光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各种扶持政策、产业化标准的制定等都是一届接着一届干,产业链的规划比较科学,政策扶贫与土地流转的引导非常到位。”这几乎成为讨论核心。
寿光市华龙镇裴岭村作为中国胡萝卜第一镇,多年来,该村只做一件事:种萝卜。成立胡萝卜专业村、扩大种植面积、建立属于自己的加工厂、设立自己的生产园区和销售网络等等,一切围绕“胡萝卜”转。
如此一村一品在寿光比比皆是。来自赤壁市的村支书们认为,一个产业发展到极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级党组织是万万办不到的!
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莲花塘村党支部书记魏金平说,看到寿光的发展,更坚定了他消除差距、做精做强的信心。表示回去再想办法,继续扩大规模,把葡萄产业做大做深,使其成为村级特色。
咸安区向阳湖镇广东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声和感慨地说,与寿光做足单产的经验相比,该村的三、五、十七组有能力做大水田效益,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他表示,要提高效率就要转变生产观念,培训乡村科技能人,改变村里一家一户的小家庭经济发展模式,重整“旗鼓”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