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南万家店一片坟地,长眠着两位革命烈士——范正松和赵怡人。他们是表兄弟,在1928年前后参加革命时牺牲,后被安葬于家乡天河街。
日月经天,光阴荏苒,两位烈士已离开我们90年。近日,英雄的后人范国良向楚天都市报反映,先烈们长眠之地周边环境杂乱,毗邻机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迁移烈士墓。天河街道办事处已着手协调此事。
表兄弟俩英年牺牲
家住硚口的范国良是范正松烈士的孙子,今年已经60岁。昨日,他向楚天都市报记者讲述了爷爷短暂光荣的一生。“爷爷牺牲时才19岁,刚新婚三天就与奶奶天人永隔!”范国良说,爷爷生于1909年,1923年,与同学伍修权经陈潭秋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革命道路,常常利用寒暑假回乡宣传进步思想。
北伐军占领武汉后,范正松曾在汉口总工会工作,任工人纠察队队长。1927年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他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任总指挥,发展会员万余人。1928年秋,在汉口华阳酒楼开会时,遭国民党军警逮捕,四天后即遭杀害。
表哥赵怡人与范正松同龄,北伐军进入武汉后,追随董必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兄弟两人在故乡道士店创建群化小学,以此为阵地,从事革命宣传活动。“七一五”政变后,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后到黄陂县一小当教员,负责地下工作。1928年不幸被捕,次年1月被杀害。
两人被批准为烈士
大义凛然,从容不迫,两位革命者牺牲后,一起被安葬于道士店高田村烟墩岗。
在范国良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与爷爷相关的资料。其中,最显眼的是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在一份报纸上,后来成长为解放军领导人的伍修权曾写文章回忆与范正松的交往,对他表示深切的怀念。
改革开放后,黄陂县民政局曾委托道店乡大队修葺了烈士墓,并竖立墓碑。1991年,因修建天河机场,两座烈士墓被迁至天河粮店南万家店。1983年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中小学师生祭扫烈士墓地。
范国良说,他的父亲范济轩也已90岁,每年一家老小坚持去祭拜爷爷。今年清明节,在去给爷爷扫墓时,他发现周边环境越来越差,扫墓的路也不便行走,年迈的父亲只能留在坡下,没能走上去。
后人盼望移墓
7月22日中午,记者来到天河街看到,当地有一条以烈士命名的“正松街”。记者驱车进入一条蜿蜒小路,途经垃圾场、屠宰厂,行至天河机场院墙外,再下车往左步行200米,才看到烈士墓所在之地。一墙之外,一架架飞机从机场起飞,轰鸣声不断。
记者爬上坡在一片树林中看到,两位烈士的纪念碑虽略显陈旧,但仍巍然挺立,纪念碑前方的题字清晰可见。不过,两座墓未加修葺,部分水泥和砖块已掉落。
天河街道办事处主任余燕华介绍,两座烈士墓处于拆迁边缘地带,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街道办曾计划将烈士墓迁移至红湖村卧龙山,那里有一处还建墓地,环境较好,但此前一直没有联系上烈士家属。下一步,街道将主动征求烈士家属意见,商讨迁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