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首市高陵镇发现三座明代古墓,其中两座损毁严重,仅一座保存完好,其中有棺木一副。10月30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获悉,该棺木内,发现一具沉睡了500年左右的明代女尸。
据了解,保存完好的古墓长约2米、上宽58厘米、下宽48厘米、高65厘米。古墓中,棺盖以上的石灰糯米浆厚度达40厘米,棺底下的厚度则有8厘米,四周厚度达25厘米。
也正是因为有这层厚厚的石灰糯米浆的保护,古墓中的棺木保存十分完好,经过考古人员现场处理后,10月21日,这个保存完好的棺木迁移到了石首博物馆保存。
28日,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抵达石首博物馆,协助当地文保人员研究制定了开棺方案,在随后两天的开棺清理工作中,考古人员在棺椁内发现了由棉织品包裹的完整的 墓主人遗体,经验证,该墓主人遗体是一具女尸,尸体脸部轮廓清晰,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见。随后,考古人员对棺内陪葬物品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出夹衾一件、棉被2件、枕头1件 、丝绸、棉质衣物共22件套。
考古人员在解开女尸最外层衣服后惊奇的发现,女尸胸前压着一张疑是纸钱的物品,女尸身上服饰共13件套,包括:丝绸帽、丝绸上衣、丝绸长裙、棉质长裙、丝绸棉裤、护 膝、裹脚布和棉鞋,鞋底的针眼清晰如初。这些服饰大多数保存较好,尤其以一套云纹丝绸上衣及长裤较为珍贵。除了这些服饰外,专家们并没有发现其他有文字的物品,所以墓主人的身份还是个迷。
石首市文物局副局长彭涛介绍,根据女尸体态、骨骼、牙齿、头发可大致推算出其年龄约60岁左右。
为何女尸经过了500年的岁月,还会保存的如此完好?彭涛告诉记者,除了有棺木外厚厚的石灰糯米浆保护外,还在棺木内有所发现。“棺木底下看到有石灰、糯米、中草药和红枣。对研究我们南方特别是鄂南地区明代的丧葬习俗、明代服饰、葬式有很珍贵的意义。” 为妥善保存墓主人的遗体,昨日上午,考古人员将明代女尸装入玻璃棺后用药水浸泡保护。同时,将所有出土服饰装入密封袋后冷藏保存,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