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黄石,有这样一位婆婆,在抗日战争期间,她曾做过地下交通员,为共产党送过大量情报。她叫许惠兰,今年89岁。昨日,楚天时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婆婆。
自述:送纸条逃跑途中,敌人向我开枪
昨日上午,记者在黄石市西塞山区八泉工商里一栋破旧的民房内见到了许惠兰老人,虽然她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腰板硬朗,且听力还不错。
身份证显示,许惠兰出生于1926年11月。许惠兰说,她祖籍并非黄石,而是上海。她的父亲是上海人,是位老革命;母亲是湖北咸宁人。虽然时隔多年,许惠兰仍然记得父亲遇害前的住址。“他当时在上海市南京路37号开了一家花行作掩护,其实是个地下党。1931年,这个点暴露后,他被日本人杀害了。”许惠兰说,为避免遇害,当时才4岁多的她被一个称为“表叔”的地下党送到外婆家:咸宁市马桥区红星公社邵家大湾。湾子里除了共产党,还有日本兵和国民党。
许惠兰回忆,虽然当时只有4岁多,但她胆子大,共产党武工队就让她送情报。“每次都是一个小纸条,一般都是晚上送,从一个湾子送到另一个湾子。”由于当时年龄小,很多情节许惠兰已经记不清楚,例如具体是哪个领导让她送纸条,她想不起来。
不过,有一件事她记忆犹新。那是1937年的一天晚上,11岁的她送情报途中遇到敌人,心慌的她开始跑,敌人在后面追,并向她开枪。后来追上去发现她是一个小丫头,也就没有深究了。不过,她的左脚踝被子弹擦伤,至今留有伤痕。
同事:没有出过事故,是个能干的交通员
时隔多年,当时一起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好多都已作古。不过,在黄石市人事档案馆调取的一份关于许惠兰的资料中,记者看到多位与她一起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对她进行了回忆。
吴克难,1940年曾任咸宁县交通站站长,后为大冶县粮食局退休干部。他回忆,许惠兰是经他介绍参加交通员工作的,具体时间记不清。“当时她年仅十几岁,第一次和我见面是在咸宁下庄陆家桥头,她身穿单衣,腰系麻绳,手拿柴刀,要我带她当交通员,我还怕她不懂事,不愿意带,她一定要跟我一起。”
湖北省港运公司老干部汤楚英,曾任新四军五师团长。他回忆,许惠兰是咸宁情报站的工作成员之一,负责递送情报,虽然年龄很小,但比较机灵、勇敢。
钟克明,原咸宁县地下交通员,后为黄石矿务局退休干部。他回忆:“我搞秘密工作时,许惠兰还是一个小孩,她每次送信都是送到土地庙,我再去取,当时我们是单线联系,时间大概是1938年底到1942年。”
朱治民,原咸宁县区武工队指导员兼区委书记,后为湖北省港运公司退休干部。他回忆:“当时我们的武工队在敌后开展革命工作是分散活动的,靠地下交通员为耳目,提供敌情,而许惠兰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没出过事故,是个能干的交通员。”
儿子:希望母亲的抗战精神能传承
许惠兰回忆,1943年,因组织暴露,她被安排到红安隐蔽,参加了红安县旅部的锄奸队。1944年,经组织介绍,她与蕲春籍革命军人杨仕联结为夫妻,生育了一儿一女。中原突围结束后,许惠兰随丈夫杨仕联扎根黄石石灰窑,做起缝纫工。
因打仗负过伤,杨仕联于1952年去世。丈夫去世后,许惠兰在1954年再嫁,又生育了4个孩子。解放后,她先后在街办和工厂工作,后在黄石市童装厂(即后来的黄石康赛集团)退休。
如今,许惠兰和大儿子杨长鸣生活在一起,已是四世同堂。杨长鸣说,小时候,母亲经常跟他和姐姐讲抗战时候的故事,讲她如何给武工队送情报,有时还会说出几句日语。他觉得,母亲的抗战故事不应被遗忘,抗战精神应该世代传承下去。目前,他正在为母亲申办《复员证》和《兵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