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湖北新闻网! 湖北游记 湖北风情
当前位置: > 教育专栏 > 武汉名师忠告:高中生精力使用有奇点,也有饱和点

武汉名师忠告:高中生精力使用有奇点,也有饱和点

发布时间:2019-12-02 14:11:49 |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不少学生发现,努力刷题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特别是高三一直考600分的学生,很努力地刷物理题。一个月后,物理不仅没有涨几分,生物、化学却大幅下降。这让不少学生和家长产生疑虑:明明很努力,没日没夜地刷题,为什么成绩不升反降?

  武汉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付安平,通过研究“学生精力转移理论”“学生精力管理理论”,指导高中生如何更高效更有效地学习。

  努力刷题是不会学习的表现

  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为预习、上课、练习、记背、整理、复习和检测等七个环节,刷题只是其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但它不能代替所有的环节。

  由于受身心发展的限制,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习惯于问题驱动,即只会做作业——刷题。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不重视预习,上课时还边作业边听课,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此外他们还会用大量刷题代替老师无法检查的软作业,如记背、整理和复习。

  学生大量刷题时,普遍易走进一个误区,追求考试中不易出现的“新、奇、异”难题,陶醉于解题后的成就感,且乐在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时代,“新、奇、异”难题层出不穷,要多少有多少,很容易满足学生的刷题量,于是学生只顾刷题,不进行深层思考与总结,使得学习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浅层状态,这会让他们基础不牢,能力不佳,不仅难题难以得分,基础题也大量失分。

  付安平在给高二学生上基于精力管理的生涯规划课。记者杨幸慈 摄

  刷题很可能是在浪费精力

  在学习每门功课时,成绩并不是随着投入精力的增加而直线上升,而是呈“S型”曲线。即精力用量与成绩的关系,存在精力使用的补偿点、奇点、最佳点和饱和点。

  补偿点是指你使用一定量的精力后,成绩并没有提高的最后那个点,即学与不学,成绩都一样;精力使用的奇点是指精力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成绩突然大爆发的点,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学生在某门功课上的开窍点;精力使用最佳点是指学习效率最高的点;精力使用的饱和点是指当精力使用到达某点时会出现成绩的最大值,超过此点后无论你投入多少精力,成绩不再上升的那个点。

  大量的事实表明,极少学生对所有的学科都感兴趣,特别像生物、化学、语文和英语等刷题没有成功感的学科。于是很多优秀学生一头扎入数学和物理的刷题旋涡,几乎占用了所有的课外时间和精力,这就导致数学和物理的精力使用量大大超过饱和点,浪费了本来就不够用的宝贵精力。由此可见,学生很努力地刷题,是在不知不觉中超饱和点消费精力,即大量浪费精力。

  付安平在给高二学生上基于精力管理的生涯规划课。记者杨幸慈 摄

  合理分配精力才能提高成绩

  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基础薄弱学生,对于学习来说,精力是限制性的宝贵资源,在学习中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学生精力管理理论认为,使用精力时必须遵循总分最大化原则,否则就会浪费精力。

  通过大数据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学霸还是其他学生,都存在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判断优势学科的方法是,比自己总成绩名次好的学科即为自己的优势学科,其他则为劣势学科。一般说来,无论什么学生都有3~4门优势学科。合理分配精力的方法是确定4门左右的优势学科,优势学科投入的精力达饱和点,劣势学科尽量做到精力使用量达最佳点或奇点。

  让精力发挥最大效益,并不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什么学科最差就拼命地补什么学科,特别是物理差的学生。物理是一门“懒人”学科,考90分的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而考40分左右的学生很勤奋,这是由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特质不同决定的。

  总之,刷题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能用刷题代替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24遍练习后能掌握知识的80%,32遍练习达到饱和。因此,学生不能超饱和点刷题,否则就是浪费精力。

美国加州警方枪击骑车非裔男子 警方称其袭警扔枪

美国加州洛杉矶周一(8月31日)发生一起警察枪击非裔男子致其死亡事件,引发民众抗议。 据当地警方消息,南洛杉矶警察局的2名警员...

2020-09-02 09:58:40

IBM创建云端药物实验室 可远程设计新化合物

据报道,最新消息显示,IBM已经建立一个完全运行在云端的新化学实验室RoboRXN。这个实验室将人工智能模型、云计算平台和机器人结...

2020-09-02 08:42:22

本站所刊载信息及文章,不代表我站观点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址:www.hbneww.com 湖北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文章,部分转载于网络,如果触犯了您的版权和利益,请及时发邮件给我们,我们查证后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邮箱:11534203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