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粘性用户 支付机构争相布局出行场景
12月30日,重庆地铁正式上线腾讯乘车码,重庆市民及游客只需打开“乘车码”微信小程序,就能在重庆地铁所有站点刷码过闸,便捷乘车。至此,重庆人仅凭一部手机就能畅行全市,地铁、公交、索道均可刷乘车码乘坐。
数据显示,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厦门、宁波、济南、大理、重庆、兰州等120多个城市均已上线腾讯乘车码,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多种交通出行场景,刷乘车码出行已成为超1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记者了解到,不单是腾讯、支付宝“双寡头”在出行场景“攻城略地”,苏宁支付等支付机构也在悄悄布局。近日,苏宁支付成功接入上海地铁,在长三角互联互通群10城市中,苏宁支付已接入4城。今年以来,苏宁支付陆续上线苏州地铁“苏e行”APP、无锡地铁“码上行”APP、徐州地铁APP、Metro大都会APP。
此外,苏宁支付目前已携手摩拜、停简单、通行宝等企业,为用户提供日常生活多种交通出行及配套服务。苏宁支付布局了共享单车、智能停车、高速公路扫码付、ETC充值等多个出行场景。
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9年第3季度》显示,平台型支付机构2019年三季度对出行场景的开拓力度加大,其涉及公交、地铁、网约车等各种交通工具。
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支付宝、微信及其他支付机构都在加速布局出行场景。其中,公交、地铁是出行场景流量最大的场景,且使用频率也最高。
王蓬博称,支付机构争相布局出行场景主要还是从用户角度考虑,为了争夺粘性用户,提高支付的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