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补刀 横评亚洲三大电影节,究竟谁最弱?
常年奔波于电影节的本人,在2015年终于把各种大大小小电影节全部集齐。对于柏林、戛纳、威尼斯这“欧洲三大”,大家早已不再陌生。柏林的政治、戛纳的商业化、威尼斯的高冷都是既定印象。那么,对于上海、釜山、东京这所谓“亚洲三大”呢?
详细评测之前,先简单总结一下:如果想看当年的热门片,釜山更适合你。如果你想关注竞赛单元,东京的参赛片单更华丽,如果你只是想enjoy电影节的气氛,上海更热闹,有酒有爬梯,还有那些所有人都能叫得上名字的经典电影重映。
看电影哪家强?
釜山片新,上海更主流,东京最麻烦
如果你是专业影迷,个人觉得釜山电影节一定最适合你。媒体注册之后,会拿到厚厚的一本放映手册,具体有多厚?印象中打开有两三百页的样子。里面详细列出了上百部电影介绍,以及每天的放映时间表。这些电影包含了当年柏林、戛纳甚至少部分威尼斯的竞赛单元电影,很多都是当年热门片。好莱坞的当季新片也会有,其次台湾的电影可以无限看。记得2012年的五月,《男朋友·女朋友》还在戛纳做推介,那时候电影还在做后期,而《爱》则拿了那年的金棕榈。10月份,这两部片子,你都能在釜山看到了。
相比于“求新”、“求多”的专业影迷,上海电影节更适合普通影迷以及喜欢看电影的普罗大众。每年常常都会有经典电影重映,比如去年的《星战》系列,还有3D版《末代皇帝》,以及之前办过的吴天明展映等等。上海电影节尤其在奥斯卡热门片的邀请上下足了功夫,基本前一年的热门、获奖作品,第二年都会如期出现在片单上。
但相对来说,每年的参展片数量都会少很多。这或许跟其所处的时间有关。六月份恰好是戛纳电影节刚刚结束的时候,很多参展片因为发行档期、合同流程、拷贝寄送等原因,没有办法在半个月之内确定下来。相对来说只有柏林这一个电影节可以试着邀片,所以不如10月的釜山有优势。
至于东京电影节嘛……23个单元一共184部电影,都是文艺片为主。因为占得了日本本土优势,得以有《海街日记》,以及小田切让出演的《藤田嗣治》。而欧洲电影方面也是非常式微,能看到的是今年威尼斯的一部主竞赛《我血之血》,剩下的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哦,好莱坞方面亦有贡献,其中最“大型”的也就是开幕片《云中行走》。这么重要的场合,连男主角囧瑟夫都没有过来走走红毯,可见有多冷清了。同样,主竞赛单元的《蓝调》男主是那个著名的文艺片男子伊桑·霍克,这个被媒体吹捧为影帝级表演的影帝本人也没来现场哦!
买票哪家方便?
东京最好买,上海最折腾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东京电影节应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好买票的电影节了吧。开幕片《云中行走》只有两场观众场次,在开幕的前一天还能买到票。而热门电影比如《藤田嗣治》(大家都是去看小田切让的),也是前一天还能买到票。不过有一部讲述日本当红女子团体perfume(她们的歌真的是好听)的纪录片,倒是早早就卖光了(造成这般场面的原因无非是,日本人都比较忙,电影普遍也没有很好看,东京物价太贵影迷跑来不划算)。
相比之下,釜山的电影票则有些难买。因为每个场次都为媒体事先预留了一定数量的座位,所以观众们很多也都是在电影节开始的前一天统一排大队在售票口买票,这一景象倒是和柏林电影节相似。之前也说过,釜山电影节的片子数量和质量都很高,所以遇到这样的场面也是能理解的(另外釜山物价也没那么贵,到处都是红灯区和Motel,看完电影之后还能去海边走走)。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上海电影节的购票简直就是像一场灾难。比如热门电影秒没啊,比如有的场次要排队现场买,结果到了现场发现还是秒没呀等等。不过上海电影节的售票系统每年都在进步,希望明年能更好。
不过对于媒体而言,第一喜欢的当然是釜山,因为普通场次,比如竞赛单元凭借记者证就能顺利观影,有的不能凭证件的,早点跑去也可以换到免费的电影票。记者证这种东西,对于东京和上海两个电影节来说,相当于摆设(也不能这样说,好歹上影节还附赠一张500块的交通卡)。
先说说东京电影节。这可能是全世界最矫情的电影节了,首先,媒体证并不能直接拿去看参赛片,主竞赛的都不能,必须提前上官网的预约系统预订(抢票),这个系统每天晚上七点开张,所以每晚七点,无论你在洗澡还是上厕所,或者吃饭逛街,都必须停下一切事情,回去抢票。因为真的不骗你,热门电影针对媒体也就放映一两场,每场座位100个不到,真的就是分分钟都没有的事情。看电影要抢票也就算了,关键是不是所有的单元都允许媒体免费抢票的,每天的片单大约在13部上下,且每天都有重复的电影。经典单元或者展映单元,都需要你自己买票。
上海电影节亦是如此,只要不是主竞赛单元,其余的都需要自己买票观影。不过有一个办公室可以让媒体凭证换第二天场次的票,是免费的。可是,好电影不等人,一般情况下你想看的电影都是没有场次的。在这点上,上影节确实做到了“人人平等”。
主竞赛哪家强?
东京第一,上海在进步,釜山……
其实说句实在话,见惯欧洲三大的盆友们,再看看亚洲三大的主竞赛,想必都是一种小巫见大巫的云淡风轻之感。没错,如果非要矮子里拔高个的话,东京电影节的质量还是略高一筹。比如今年,还是有诸如小栗康平、郝杰这样优秀的导演的。上海电影节的选片质量每年都在进步。而釜山嘛,他们的定位一直都是新人,且重点放在了犄角旮旯的新人上,其影响力自然也是弱的。
上一篇:王传君《前任2》变“妇女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