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大学学生设计赛车 开新车发布会献礼校庆
百公里加速只需4.1秒,方向盘采用3D打印技术,更贴合手掌便于操作。”正值合肥工业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之际,一群热爱赛车的“工科男”召开了新车发布会,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新一代方程式赛车向母校献礼。一个月后,该校越影车队、云电车队将携爱车踏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征程。
自从参加该赛事以来,合肥工业大学的这两支车队每年都能取得不俗的战绩。去年,作为国内唯一一支国内代表队,云电车队的同学曾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电动赛车在英国的银石赛道上风驰电掣,在国际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中一展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当年,该校方程式赛车团队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最高荣誉——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功到自然成,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导向,将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据统计,近3年来,该校学子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500项目,每年有2000名本科生主持各类创新项目,近50%的在校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竞赛开启全新的学习模式
轻轻一挥手,飞速运转的风扇叶面立刻变成了一个表盘,指针还能不停在走。再一挥手,飞速旋转的叶面又成了一个温度计。这款可以当挂钟、显示手机短信,还能上网、帮助记单词的智能电风扇名字叫ishine。它获得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并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二等奖。
合肥工大每年有20多支团队参加该项赛事,而在该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这已经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核心项目。除了要求必须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该项比赛对作品没有设置任何限制条件,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从2011年以来,该院学生独立设计开发出《蔬菜大棚的给力管家》《头部运动跟随装置》等一系列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上摘金夺银。
竞赛开启了全新的学习模式,在创新实践中进行任务式的学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一直指导该项赛事的李鑫老师认为,比赛考量的是综合创新能力,评委是清一色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参赛作品不仅需要好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创新,更需要全程不断地改进和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从事科技创新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不少学生一直读到博士。
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建造中
90多根小木条、半瓶502胶水、几块木板……凭着这些不起眼的材料,该校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学生搭建起仅重46克的框架模型,却能承重达20公斤的大秤砣。在华东地区部分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中,这个“大力士”木质模型就捧回了一等奖。
为了“攻下”这个结构,当时还在读大三的周斌和他的队友们反复设计、试验、调整了一个多月。“这样的模型结构,常用于现实中桥梁、运动场馆的设计”。
在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结构设计竞赛已经连续举办10年。比赛的模型模仿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建筑设计的要求,侧重模型制作,并不限制专业,学过力学的同学都可以一试身手,每年都能吸引上千名学生参加。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从2012年起连续举办了4届大学生工程科技训练营,组织80多名专业教师担任学术导师,每年都有近一半的在校生入营接受系统的工程科技训练。
我们全院上下积极投身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技实践创新能力。”据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宏国介绍,学院还鼓励学生选报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大赛。“智能卧居轮椅”等学科竞赛中产生的“金点子”获得学校资金支持,并准备实际投入运营,真正实现“开花结果”。
近3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一系列学科竞赛中,该院的在校生已经捧回了省级以上竞赛奖杯近百个。仅2014年,就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28项,获批国家级与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22项。
学科交叉锻造创新综合能力
2014年,在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被喻为“世界建筑学专业学子的奥林匹克大赛”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上,该校建筑与艺术学院本科生完成的两项参赛作品从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筑院校的478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双双入围全球前15名。
据了解,该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所参加的学科竞赛覆盖设计创意类、工程实践类、社会经济类,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也贯穿于该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每个参赛团队都是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团队内部首先就要实现互相影响协同交叉”。该院党委书记陈刚教授说,目前学院涵盖了工科、人文社会学科和艺术类学科,创新教育体系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模块就必须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整合,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引导的大格局。“如只是把竞赛当成单一的拿学分的方式,那获奖也就成了撞大运,无法促进学生对专业深度的了解和国际视野的建立,创新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通过理论教育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科研训练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该校团委书记陈文恩表示,只有将育人作为参赛的根本宗旨,才能让同学在参赛中真正学到本领,展现自身勇于挑战、敢于追梦的拼搏精神。
- 武汉大学“错峰分批”返校如何安排?核酸检测有特殊要求吗2020-08-26 06:38:51
- 华中大26岁女博士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2020-08-10 08:40:51
- 女大学生以为遇真爱却被骗2.5万 民警快速破案2020-07-29 17:44:31
- 高考588分 乒乓球小子“打进”武汉大学2020-07-27 10:00:54
- 6月8日起 湖北高校部分学生可错时错峰返校2020-06-03 14:28:52
- 武汉大学一次性清退92名留学生,为何那么多人拍手称快?2019-12-17 14:14:53